2013-06-11 20:34:31 衡阳人事考试网 //hn.huatu.com/ 文章来源:华图教育
2013湖南公务员QQ群:169211041(加群后修改群名片:地区-昵称)
在综合分析题中最常考的就是社会热点类试题,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,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事件,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,这样在回答热点问题时才能充分展现思辨能力和智慧,令考官刮目相看,最终超越对手。
“死亡名单”让人错愕。并非如美国大片里那样,登上“死亡名单”距离死神越来越近,相反,“死亡”是一种福利,可以销掉信用社的相关债务。当然,“死亡名单”不是你想进就能进,这里有相当高的门槛。能登上“死亡名单”的人基本可以分为两类:一类是给农村信用社领导行贿的普通人;另一类是被农村信用社视为“财神爷”的政府官员和村官,上至副市长、公安局副局长,下到一般的村主任。
通过这份“死亡名单”,我们可以读懂看似深奥的权力经济学。从表面上看来,出现这种荒唐事是由于当地信用社管理不规范、领导干部腐化堕落、相关审计和纪检部门管理疏漏造成的。但是,从根本上讲,这与政府部门个别官员的职务犯罪没有什么两样。权力缺少有效的监督产生绝对权力,继而产生了绝对的腐败。
偶然曝光的核销文件,揭示出一份荒诞不经的“死亡名单”,让人不禁要问:活人怎么开出死亡证明?如果没有死亡证明,法院又如何出具核销裁定书?令人匪夷所思的是,当地公安机关言之凿凿,从未开具死亡证明,信用社则信誓旦旦,绝不敢伪造死亡证明。那么,究竟谁在撒谎?贷款“被死亡”的背后,又掩藏着怎样的灰色利益链?
无论如何,已然暴露出的农村信用社信贷监管漏洞不容小视。呆账贷款核销审计监管不严,不仅缺少业务流程的相互制衡,也未见同级以及上级稽核机构的监督,若非核销贷款文件的偶然泄漏,“死亡名单”或许就能蒙混过关,公共利益就会蒸发于无形。健康的农村金融不能寄望于偶然曝光,完善农村信用社呆账核销的监管体系,方是治本之策。
信用社的“死亡名单”是如何出炉的
明明还健在的人,因为一份假造的死亡证明或失踪证明,就能将贷款一笔勾销,这样的“死亡名单”让人惊诧。众所周知,在农村信用社里,没有一点关系或者背景很难贷到钱。在这份核销清单中,公职人员和村干部的比例极高,不仅有副市长、市公安局副局长,还有很多的乡镇干部、市法院工作人员、村干部及其家属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些人之所以迟迟不还欠款,是因为有办法做到“不还白不还”。借信用社的钱故意不还,这难道不是变相的侵吞公款?
用于核销贷款的死亡证明与失踪证明是伪造的,目前还不知道主要是公安部门的责任还是信用社的行为。现在两家单位都拼命踢皮球,互不承认造假责任,自称“给胆子也不敢”。如果预料到有一天这份文件会被曝光,估计他们是不敢,但造假者可能认为这是一件神不知鬼不觉的事情,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。深州市农村信用联社主任梁凤信都说了,“这个贷款核销信息是我们的内部机密文件,泄露出去是我们最大的失误。”在梁主任眼里,“最大的失误”原来不是造假,而是让造假一不小心露了馅儿。
很多基层信用社坏账惊人,尤其是许多公职人员欠款不还,令人头痛,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以严厉措施向公职人员追讨欠款。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,河北深州的一些赖账者竟然与信用社“狼狈为奸”,上演了一出荒唐剧。
不知道以副市长为首的这些欠款者是不是抱着“公家的钱不要白不要”的心态去信用社贷款的,但他们赖账不还的行为客观存在。事实上,信用社的这些坏账最后还得由纳税人来承担,“死亡名单”里的这些健在者攫取的其实是大家的钱。
“被死亡名单”的出现,对那些诚实守信的还贷者,以及那些借贷无门的普通村民而言,是一种伤害与打击。如今,有关部门必须尽快搞清楚“被死亡名单”是如何出炉的,并依法追究相关人的责任,追缴欠款,避免农村信用社成为某些人的提款机。
(编辑:admin)20000
每日阅读20000+
粉丝20000+
每日转发
华图官方微信
微信号:18173153264
报名地址:长沙市 芙蓉区五一大道新华大厦四楼华图教育
报名网址:
changsha.huatu.com/